明末清初.徐谼的〈谿山琴況〉在古琴音樂美學史上堪稱為巔峰之作,本書從徐谼之琴學背景及其〈谿山琴況〉之版本考述入手,透過〈谿山琴況〉對傳統文藝美學的借鑒、〈谿山琴況〉對中國傳統思想的汲取、徐谼之後清代琴論範疇的承襲與新變──以〈蝶庵琴聲十六法〉與〈二十四琴品〉為例,及〈谿山琴況〉的美學意涵在古琴曲中的實踐意義──《大還閣琴譜》及《五知齋琴譜》之〈瀟湘水雲〉的「水雲聲」探析等面向,來開展新的研究視域。(博雅集林.藝術3)
【作者】
李美燕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,現任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,著有《中國古代樂教思想(先秦兩漢篇)》、《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之研究》(臺灣版)、《琴道與美學》(北京版)、《琴道──高羅佩與中國古琴》(香港版),及譯著《音樂學導論》、《琴道》(高羅佩原著),另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190餘篇。